(相关资料图)

近日,重庆大学渝行青云实践团深入乡村基层,在今年暑假前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支教活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以实地调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实践队员走进广南县,支教学校领导与实践团成员召开了座谈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到当地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从“科学精神”、“社会参与”、“实践创新”、“探索自我”和“多彩人生”五个核心理念设计了包括语言表达、数理逻辑、创新创造、体育运动、文学素养等在内的多元课程,旨在扩展孩子眼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实践团设计了“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系列特色课程,并开设“生态文明大讲堂”,引导孩子们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在“环保践行者”课程中,实践团成员生动讲解了污染源、污染危害及防范处理相关知识,和孩子们共同签下“环保承诺书”,鼓励孩子们在环保便签上记录下保护环境的相关事宜,一起做“绿行者”。

格物致知,履行践远。实践团成员开展了有趣的实践课程,深入田地,带领孩子们制作属于自己的生态花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生态系统的运转,使孩子们充分意识到生态系统中每一组分的重要性;成员还与孩子们共同制作植物图鉴手册,让孩子们发现自然之美、感知自然之奥妙,提升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实践团开设了前沿科技介绍课程,培养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其中,来自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的团队负责人以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人机模式和短视频平台智能推荐系统为例,生动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用途和发展历程。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课堂中,他带领孩子们参与人脸识别、人机对话等智能应用体验,通过真实场景来增强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并鼓励孩子们自主思考人工智能之利弊,培养孩子们的辩证思维。

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采访问答等形式开展了特色产业调研。 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访了广南县凯鑫企业,该企业结合当地生产优势,瞄准“一粒米,一叶茶”,着力打造了“八宝米”和“生态茶”两大特色农产品,以产业带动扶贫,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二访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深入了解了一株“仙草”是如何推动当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团队成员在与企业领导班子的交流过程中,深挖企业发展需求并建言献策,比如通过企业文创设计来打造企业品牌文化,以景区规划与建设提升产品及企业形象等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