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没有劳动合同,只有口头约定 ,我们还以为官司会很难,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们种烟的血汗钱要回来了,你们法院的办事效率真高!”村民刘某接过法官送来的血汗钱感谢道。近日,慈利县人民法院阳和法庭充分运用多元解纷办案新模式,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成功为三十七名农民工解决“薪”愁,在当地村委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

原告刘某等37名农民工,于2020年2月至10月,受雇于被告张某栽种烤烟。双方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情况下,口头约定以日为单位计算工酬,日工价按照年龄和效率分80元/天、90元/天、100元/天、110元/天,烤烟栽种完毕后立即结算工钱。原告为被告栽种完毕后,被告迟迟未付工钱,无奈之下,刘某等37人将张某某诉至慈利法院。

案涉农民工权益,该院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立即联系原、被告所在地村委了解案情,优先安排组织诉前调解。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原告较多,且涉案金额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金额不大,于是联系被告张某,向其分析诉讼风险及诉讼后果,建议双方友好协商,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高效、快捷化解纠纷。

最终,被告张某同意立即向37名农民工支付部分工酬,剩余部分于今年12月份分批次给清。经审查后,慈利法院依法作出司法确认裁定书,确认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合法有效。

该系列案中,每位农民工涉案金额都不高,但都是他们一点一滴汗水换来的血汗钱。群众利益无小事,慈利法院始终坚持站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开通农民工绿色讨薪通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持续织密农民工护薪网,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通讯员 王鑫)

推荐内容